阅读行为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医学生 医学动态44,250 views字数 2480阅读8分16秒阅读模式

阅读行为与心理健康程度息息相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始终是高校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通过对医药院校大学生阅读行为与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试图找寻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医学教育工作者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办法,于2010年9—12月从某医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8级、2009级、2010级分别随机抽取300名,共9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559人,女生341人,平均年龄(20.7±1.52)岁。

2.研究方法:阅读行为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每周阅读次数、每次阅读持续时间以及阅读性质(健康性阅读、非健康性阅读)⋯,评定大学生阅读行为的类型。健康性阅读是指阅读方向明确,阅读心理健康,为学习、研究或解决问题而进行的阅读行为;非健康性阅读是指违背信息道德准则(损害性、占有性、违规性、抄袭性以及发泄性等)和阅读心理发生障碍(盲从、浮躁、慵懒、偏爱、敷衍以及功利心理等)的阅读行为。心理健康水平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以SCL一90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均分超过2分作为评定心理不健康的标准。

3.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阅读行为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文献80余篇。

4.统计学处理:所得相关数据均采用Mean4-SD,使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显著性水平P<0.05。

结果

1.阅读行为问卷调查情况:将每周阅读次数在3次以下、每次阅读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下与非健康性阅读者划入不良阅读行为组372(41.3%)人次,其中2008级、2009级、2010级分别为:61(6.78%)、122(13.5%)、189(21%)人次;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将每周阅读次数在3次及以上、每次阅读持续时间在1小时及以上与健康性阅读者划入正常阅读行为组528(58.7%)人次,其中3个年级分别为:239(26.56%)、178(19.80%)、111(12.33%)人次;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阅读行为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阅读行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 )测验两组心理健康水平,对照评定标准,正常阅读行为组SCL-90总分超过160分、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任一因子均分超过2分的例数分别为:38.41、17例,合计为96例,占18.10%;而不良阅读行为组则分别为:45、39、47例,合计为131例,占35.10%。前者与后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3.心理健康状况对阅读行为的影响:从表2可以推算出表3数据。与心理健康组比较,心理不健康组大学生不良阅读行为发生率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3。

4.正常阅读行为组与不良阅读行为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通过表4可以看出,正常阅读行为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得分均低于不良阅读行为组,前4个因子均分两组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后1个因子均分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JP<0.05)。

阅读行为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讨论

阅读行为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各类不良阅读行为发生率达到41.3%;2010级、2009级、2008级分别为189(21%)、122(13.5%)、61(6.78%)人次;由低年级到高年级,不良阅读行为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而正常阅读行为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符合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规律,也说明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是有效的。

阅读行为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由L.R.Derogatis于1975年编制,是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鉴别及团体心理卫生普查时实用、简便而有价值的量表。本研究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测验结果显示,正常阅读行为组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百分比为18.10%;而不良阅读行为组则为35.10%。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提示不良阅读行为极易导致心理问题,提高阅读行为品质有利于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心理健康组不良阅读行为发生率为35.8%,而心理不健康组为57.7%,其不良阅读行为发生率显著增加(P<0.O1)。提示心理不健康与不良阅读行为关系密切,没有健康的心理,也就不会有好的阅读行为,并且心理是否健康对阅读行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测验,本研究对象中有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等5个症状因子分超过正常成人SCL一90因子分常模,说明该群体中部分大学生有心理问题,并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等5个症状上。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正常阅读行为组5个症状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不良阅读行为组(P<0.05),表明提高阅读行为品质对改善心理不健康症状有促进作用。

阅读行为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8岁至23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竞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并在阅读行为上表现出各种不良倾向。

阅读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信息输入的主渠道。良好的阅读品质是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关键性要素,是通向知识渊博、才思敏捷的金桥。在阅读的过程中,人们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与其自身的信息素养、思维、知识、能力、伦理等诸多因素有关,更与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有关。针对诸多不良阅读行为,必须从多方面给予矫正。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咨询服务作用,开展大一新生图书馆服务培训,把阅读行为品质培育渗透在各学科专业教学之中,开设信息素养、文献检索必修课,增强自我阅读能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与氛围。

医学生
  • 本文由 发表于 9月 20, 2013 07:30:4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edelites.com/1673.html
评论  4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