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从抗生素扩展到消毒剂

医学生 医学动态34,406 views字数 804阅读2分40秒阅读模式

细菌和抗菌药物在相互的制约中挑战着科学和自然的极限,然而,耐药问题已由药物蔓延到了消毒剂。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常委、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消毒所主任医师林玲和她的课题组在最近3年中,专门针对医疗环境中条件致病菌的分离及耐药、消毒剂抗药性基因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科研结果不但揭示了多重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在医院环境中“潜伏”,同时还发现多株CNS对医疗机构常用的含氯、碘类、胍类、季铵盐类消毒剂存在抗药现象。

课题组的研究结果显示,在黑龙江省13个地市88家医疗机构的ICU、手术室、分娩室、新生儿室、血液透析室、口腔科的仪器控制面板及医生、护士消毒后的手采集到的841份样本上,分离出CNS63株,检出率为7.5%,其耐药基因及抗消毒剂基因的携带率分别为38.1%及19.1%。课题组研究还发现,63株CNS中有24株携带耐药基因,携带率为38.09%。进一步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头孢唑林、亚胺培南耐药率均达87.5%,成了难以扼杀的多重耐药感染菌株。

林玲提出,由于国内外均没有消毒剂的药敏判断标准,氯、碘和氯已啶之类的消毒物质不仅在医院环境及医护人员手消毒上应用,而且在家居消毒液、洗手液、湿巾、肥皂等日用品中随意添加,甚至扩大到其他领域,这就使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严重“缩水”,实验用的4种常用消毒剂(氯、碘、苯扎溴铵、醋酸氯已啶)在CNS面前,均显得软弱无力。

她认为,为有效防控医院感染的肆虐,临床必须强化消毒剂、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同时要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认知程度,规范消毒程序,科学调整及选用消毒剂。作为院内感染控制部门,更要尽职尽责,加大对消毒剂的管理力度,不得滥用。从科研角度,还应不断开展细菌对消毒剂的抗药性及耐药性基因的深入研究,用科学数据指导临床选择适当的杀菌药物及适宜的药物浓度,以减少抗药细菌的产生,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

医学生
  • 本文由 发表于 10月 9, 2013 08:30:2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edelites.com/1823.html
评论  3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