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生命价值观与生命伦理教育

医学生 医学动态36,330 views字数 3223阅读10分44秒阅读模式

1生命价值观与生命伦理

生命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生命存在形式的总的价值判断,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命体(以人为主)的全部生命活动对生命自身以及生命对其他生命存在物(包括他人和社会)的意义的自觉认识。从其内涵来说,生命价值观是个体对于生命意义重要性的总体看法,是生命自我和生命的社会属性是否符合个体主观愿望的一种态度体验,是个体对生命和生命价值的基本态度。

生命伦理是指人作为生命主体在面对环境、自身和其他生命体的生命价值、尊严时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原则体系,重视个体的生命尊严是生命伦理的基本原则,并反对以任何形式侵犯个人的生命权利。从这一意义来说,生命伦理同样强调对生命客观认识的重要性。生命伦理应当成为当代医学实践和医学教育中被重视的人文教育内容。就其广义的社会规范来说,生命伦理体现了社会对医学从业人员的期待;从行业约束规范来说,生命伦理明确了医学专业人员的职业价值定位和职业基本伦理要求;从个体的自觉规范来说,生命伦理是医学专业人员自我价值和职业价值实现的基础。 

尽管生命价值观和生命伦理强调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二者均强调了对生命的客观认识。这一共同的契合点也为医学生相关的人文素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方面把生命价值观教育进行延伸,融人生命伦理教育;另一方面通过生命伦理教育进一步强化自身价值及生命价值,从而促进二者的和谐统一。

2开展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

我国高校生命价值教育起步较晚,生命教育课程尚未普及。而当代大学生心理发育相对滞后于生理发育,思想状态不甚稳定,如缺少相应的教育和引导,容易出现生命价值观的矛盾冲突。尤其是医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必须明确其自身价值和未来的职业价值。

2.1重视生命教育,培养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的认知和体验为主题的教育,是对生命的关爱,是对生命道德和价值的人文关怀,其本质在于尊重生命以及生命的价值,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敬畏生命、善待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的意识和观念。只有对生命及其价值和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才会珍惜生命,并体验出生命和人生的意义。医学生因其专业特点,已对生命的生物属性、生与死等相关问题有了较科学的认识,但对生命的人文特征及社会意义却认识不足。所以,应加强对其人文素养的提升,从生命自身的尊严和实践价值两个方面着手,根据当前医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时代特征,开设相关的教学课程,培养医学生形成科学的幸福观、责任感等,引导医学生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形成正确的认识,使医学生热爱自身生命,尊重他人生命,维护生命的生存环境。

生命教育需要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也需要因人施教。一方面,应改变灌输式的单一模式,专业教师需要接受系统的生命知识和理念培训,然后结合医学课程与生命问题息息相关的特点,把生命教育的问题融入医学专业课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医学生的学习中去;同时,注意生命教育的实践性,可通过实地参观、榜样学习、心理剧、经典作品赏析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医学生生命价值的实践体验;另一方面,要做到生命教育的返璞归真,注重因人施教和因材施教,避免教育的功利化和畸形化,从而引导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促进其全面、科学、健康发展。

2.2开展顺应时代和社会环境的生命价值教育

生命价值教育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时代性。当前社会,人的思想观念更新快,竞争意识和时间观念强,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成为人们基本的行为或价值取向,而快节奏、强竞争的生活加重了人的生理负担和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医学生同样也要面对,所以对其开展的生命价值观教育也要与社会现实相适应,从生命价值的层面唤醒医学生的社会主体价值。新的医学模式对生命健康与医学从业人员知识水平提出了新的需求,生命及生命价值观均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心灵”、文化、社会等属性。因此,针对医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应注意培育其对生命的自我定位,引导其树立与生命相关的人文理念,给予其价值导向、职业期待、精神动力和道德激励,使其具备正确的生命科学知识和道德素质,形成较高的心理素质和科学的人生观。另外,在社会多元化的背景下,受教育对象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生命价值观教育也应体现出多元性、动态性和长期性等特点。

2.3把生命价值教育与生命伦理教育相结合

医学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医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与生命伦理教育相辅相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是医学生科学践行生命伦理的前提,科学的生命伦理思维又对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应将医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与生命伦理教育相结合,把医学的伦理道德理念融人其生命价值观中,使之认识到其生命价值并非局限在自身生命中,还体现在维护和尊重人民群众的生命中,促进其更好地明确人生价值和职业定向。

3加强医学生生命伦理教育

生命伦理主要研究的是生命领域的相关伦理问题,面对各种伦理困境需要进行伦理的分析并做出伦理的判断,寻找到不违背伦理原则的解决办法与途径。这就需要个体具备足够的伦理知识和伦理思辨能力,针对医学生加强生命伦理教育也是为其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伦理基础。

3.1正确认识生命,强化生命伦理教育

生命伦理教育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即生命教育和伦理教育,这也体现了生命价值教育和生命伦理教育的一致性。但无论是高校的生命价值教育还是生命伦理教育,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如何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要正确认识生命,必须使认识对象向生命本体回归,从生物、心理、社会等多个角度分析生命的重要性,认识到生命本体是实现生命价值的基础,从而形成“尊重生命”的理念。同时把这些理念与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相结合,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在医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中,以这种生命价值观念为导向,强化其生命伦理理念,才能首先达到对生命自身的理解,实现自身的生命和谐,然后在此基础上获取生命伦理意义的普遍性,树立“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的使命意识,从而使医学生实现“个体性”与“普遍性”、“身心健康”与“服务人民”的辩证统一。

3.2明确生命伦理教育的地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纵观国内医学院校,大多开设了生命伦理学相关课程,且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教育力度不够的问题。如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多作为选修课程或边缘课程开设;生命伦理教育片面化,只重视与人相关的生命关怀伦理而缺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教育;医学生对生命伦理缺乏体验;生命伦理专业教学师资建设不足等问题。上述问题导致了医学生对生命伦理的认识不足,伦理意识薄弱。因此,高校首先应明确生命伦理教育的地位,把生命伦理学作为必修课开设,强化生命伦理学的学科地位,使医学生有机会了解和学习生命伦理学的基本理论,从而能更好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提高其生命伦理学素养。其次,应加强生命伦理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生命伦理学教师整体的专业水平和知识体系,培养其他专业课教师的生命伦理意识,为相关课程的开设提供师资基础。

3.3促进医学生生命伦理思考,培养人文价值理念

医学生对生命伦理的认识不足与其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体验不足有一定关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首先,应避免纯理论性的教学,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对具体的伦理案例或设定的伦理情景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引发医学生对伦理问题的思考。其次,应把生命伦理的思想穿插到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特别是在科研设计、动物实验、人体试验、临床贝/实习等各类教学中强化伦理意识,使医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伦理的重要性。再者,可以借鉴团体心理咨询的形式,组织医学生进行团体的“生与死”、“生命的价值”等相关的主题讨论和体验活动,通过体验唤起医学生对相关伦理问题的深刻领悟,体会善待生命和担当责任的深刻内涵,使其在面临伦理困境的时候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医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并非孤立的教育,而是整个医学人文教育中的一环。因此,对医学生还应开设文、史、哲等方面的人文教育课程,在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同时,加深医学生对生命伦理的理解,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医学生
  • 本文由 发表于 10月 11, 2013 07:30:5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edelites.com/1837.html
  • 医学生
  • 生命价值观
  • 生命伦理
  • 生命价值观教育
  • 生命伦理教育
  • 尊重生命
评论  3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