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监测:疾病防控的基石

医学生 医学动态25,337 views字数 1572阅读5分14秒阅读模式

■揭开居民健康状况的黑匣子

死因监测,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

“死因监测,是长期、连续地收集、核对、分析人群中的死亡和死因信息,定期观察人群中的死亡水平和死因分布,并对这些信息及时上报和反馈,以便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干预措施,合理分配卫生资源。”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生命登记与死因监测室主任王黎君介绍。

死因监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死亡比疾病具有更明确、更直接的含义,因此,国际上都用死亡资料来反映一个地区的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状况,同时,死因资料也间接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生物物理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王黎君解释,“可以说,死因监测,是揭开居民健康状况的黑匣子。”

“我们对死因的监测由来已久。”王黎君介绍,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始建于1978年,当时全国只在北京设有两个监测点,因此数据的利用价值也较低。

1990年,该系统进行了第一次调整,由经过随机抽样产生的145个监测点组成,总监测人群达1000多万,但是,由于监测点在每个省的分布不同,条件好的省份多,条件差的就较少,因此,监测结果虽可用于推算全国的情况,但仍然难以描绘出每个省(市)的具体状况。

2005年,该系统进行了第二次调整,监测点扩大至161个,分布于全国31个省(区、市),总监测人口为7300多万,覆盖人口的比例为6%。

2013年,政府再次加大投入,将监测点扩大至605个,“这样,监测的数据基本可以描绘出各个省(市)人口的死因特征。”王黎君说。

王黎君介绍,在死因归类上,目前我国借鉴的是国际通行方法——将死因分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疾病、诊断不明疾病共4大类,在每一大类下面还有具体的分类,比如,慢病下面还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当前国际上致死性疾病的发展趋势。”

■长久以来未得到足够重视

为何2012年的死因监测报告到2014年年初才出炉?对此,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周脉耕解释,死因监测是一项技术性强、基础薄弱、对数据质量要求高的工作,涉及数据收集、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死因编码、数据审核等多个环节。

此外,死因登记涉及卫生、公安、民政等多个部门,人去世后,要由医院出具死亡证明,由家属去公安部门销户,并处理丧葬事宜。问题是,这一过程都是由家属来完成,并没有外界监督;另一方面,对家属而言,也没有动力去主动完成这些事,有些甚至不愿去做。2012年的全国死因数据经过补漏,到2013年年中才能由各监测点上报汇总到我们这里。之后经过分析、整理、出版,最终得出全国死因监测报告。

“由于大家看不到死因监测的‘直接效用’,因而死因监测长久以来都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周脉耕坦言。

由此导致的问题,也并不鲜见。

近些年,不断有媒体曝出某些地区连续出现癌症发病和死亡病人短时间内骤增的现象,媒体将其称之为“癌症村”。曝光后,需要对这些地区有一个明确的回答:癌症死亡是否高发?但现实情况让业务人员无能为力,主要就在于很多地区都没有质量较高、可用的死因信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当地没有开展常规的死亡登记和死因监测工作。

“好消息是,自2013年以来,情况在逐步发生变化。”周脉耕说。

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立项支持死因监测工作,并从财政部申请3500万元专款转移地方开展死因监测工作,这对于资金严重缺乏的死因监测工作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2013年12月底,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安部、民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死亡登记和报告的流程以及三部委的职责,这对于规范我国的死亡登记和监测工作,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协作,逐步提高死因监测工作的覆盖面和数据质量,都会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状况的发展,我国死亡登记和死因监测工作必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周脉耕说。

医学生
  • 本文由 发表于 2月 14, 2014 09:37:4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edelites.com/3449.html
  • 死因监测
  • 疾病防控
评论  2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