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不要再被“收与不收”困扰

医学生 医学动态33,887 views字数 982阅读3分16秒阅读模式

2013年11月25日,卫计委发布的《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给每个医院及医生都指明了一个方向,遇到急危重症病人,什么都不要问,救命为先。然而,现实当中因为一些相关保障制度的缺失,一些急诊病人的治疗仍然困扰着医疗行业。收,还是不收?仍是个问题。

2月18日,我院就碰到这样一位急诊病人。该患者为62岁男性,背部突然发生剧烈的撕裂样疼痛,当地医院确诊为Ⅰ型主动脉夹层,但因无手术条件,建议转院治疗。这位患者是村里的低保家庭成员,根本无力负担十几万元的手术费用。

手术是治疗这种疾病的唯一方法。河南省胸科医院经一系列检查发现,血管撕裂有持续恶化现象,经专家会诊,当晚即做了急诊手术,目前术后情况良好。

患者转危为安后,无论患者、院方还是医护人员都会想到同一个问题:高昂的医疗费谁来付?由此引起的一些问题不得不让人思考。

一是贫困家庭人员患上急危重症,能否得到救治处于不可知的状态。该患者被确诊后曾回家药物维持治疗,家人都很绝望。最后是通过电视台播报,胸科医院伸出援助之手。救助过程很具偶然性。

二是救治方式(手术费用的筹集方式)不具有可持续性。此事经该电视台连续跟踪报道,影响较大,最后合计捐款近万元。但是,这种手术费用的筹集方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多次使用后其效用是递减的,而且相似的事件也不再具有新闻性。

三是动用的社会资源太大。三家媒体得到消息后,出动多人及车辆往返荥阳多次拍摄报道,该村支书和众乡亲也开车往返郑州多次。如果每位需要救助的病人都这么折腾一回,对社会资源也是极大的浪费。 

四是医院不能承受医疗费之重。河南省胸科医院是省内治疗主动脉夹层较好的医院,如果因此有更多贫困患者前来求助,医院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相关部门应该为此制定出更详尽的诸如救助条件、补助方式及实施办法等具体措施,以使该政策落地,真正成为医疗界的救治指南。

其实,我们已经有成功的范例,即目前在全国推广的小儿先心病救治方式,已有较为成熟的运行模式。在政府、慈善机构的联合救助下,患儿家庭一般只负担医疗费用的10%左右,极大缓解了患儿家庭的压力,也使更多的患儿得到了及时的救助。

对于贫困的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我们眼前有一副美丽的愿景:医院能心中有底,踏踏实实收治病人;医生能心无旁骛地治病救人;政府和社会能按部就班地发放救助款;患者家庭不会因贫而求医无门。此愿景让收还是不收不再成为问题。

医学生
  • 本文由 发表于 3月 3, 2014 13:30:1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edelites.com/3577.html
评论  3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