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脐周痛不全是实证

医学生 医学动态43,755 views字数 700阅读2分20秒阅读模式

小儿脐周痛是儿科门诊常见病,表现为脐周疼痛,阵发性反复发作,发作时疼痛难忍,可自行缓解,缓解后小儿活动及精神如常。患儿行腹部超声检查无明显器质性改变,或仅有肠系膜淋巴结的轻度增大,血常规及炎性指标大致正常,多诊断为“肠痉挛”、“肠系膜淋巴结炎”、“再发性腹痛”等,西医无特异性药物。

中医将小儿脐周痛病因归于食积、脾虚等因素,在除外器质性疾病后,大多采用口服中成药和推拿进行治疗。观察这些患儿大部分面色红润,发育正常,食欲正常,饮食量正常或稍多,大便偏干,爱发脾气,口气重,甚至夜眠不安。辨证当属脾胃蕴热,为实热证,用药应以清利湿热为主,消食健脾为辅。但临床常见患儿用药后症状减轻,停药后症状反复,何故?

细察患儿,其发作时腹痛不剧,得温则减,喜按喜揉,提示同时存在虚证。这些患儿平素食量偏大,不知饥饱,胃肠负荷较重,每日三餐均要“加班加点”对食物进行运化,又因小儿脾常不足,出现脾胃虚弱的证候也就不足为奇了。加之用药以清利湿热为主,多有苦寒之品,加重了脾胃虚寒。

对于小儿脐周痛,有些应倾向于辨为脾胃虚弱;治法当温中健脾、理气止痛。“脾不在补而在运”,儿科用药不用附子、干姜,也少用参类;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生生之气旺盛,用药旨在调动、调节脏腑功能,无需过于滋补。我科创立的“温胃合剂”主要成分为藿香、元胡、茯苓、小茴香、乌药、荔枝核等,治疗效果显著。观其药味,性味均偏温,着力点为气血兼顾(血中之气药,气中之血药),脏腑与气血同治,即使辨证为脾胃蕴热的患儿,同样收效显著,这也证明脾胃蕴热证的患儿同时存在脾虚证候,虚实夹杂。临床须注意,对于反复发作、腹痛症状较明显的患儿,应完善相关检查,避免贻误病情。

医学生
  • 本文由 发表于 6月 16, 2014 08:30:0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edelites.com/4221.html
  • 小儿脐周痛
  • 脐周痛
评论  4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