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素养

医学生 医学动态34,350 views字数 3572阅读11分54秒阅读模式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和文化的需求日益提高。患者对医生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不仅希望医生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还希望医生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地位和自主权,以满足患者的心理社会要求。这就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高等医学院校,培养的医药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而且也要有过硬的人文素养。

目前,中国高校普遍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相应技能的培训,轻视了人文精神的培育,成了纯职业训练的场所。尤其是一些理工科院校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割开来,致使学生人文素养不容乐观,国学知识严重匮乏。由于对民族文化的漠视,带来了大学生民族情感、社会意识、国家观念、审美情趣的淡化,导致了整体素质的下降。高等医学院校也不例外。所以,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是势在必行。

1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正像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知行合体的实用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建构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宝库。包括中国医学在内的传统文化,曾经解除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病痛,也抚慰了无数心灵的创伤。这些精神在今天看来,对于现代医学人才的培养,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 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2.1 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礼记》中的《礼运篇》所描述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就是儒家的思想家对社会理想的描绘。这种社会理想,正表现出他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志向。战国时代的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西晋思想家和医药学家葛洪的“烈士之爱国也如家”(《包朴子·广譬》)、北宋文学家曾巩的“爱国忧民有古风”(《和酬赵宫保致政言怀》之二),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直至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些名句之所以使世代的中国人民刻骨铭心,正是因为它们表达了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思想。

在和平时期,爱国主义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有所变化,以关切国计民生、民族和睦、国家统一、发展文化教育等事业为主。唐代医家孙思邈,被后人尊为“药王”,在其《备急千金要方》卷一《序例·大医精诚第二》中写道:“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其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开宗明义地指出医生除了高超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22 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

学者季羡林认为,“这个(天人合一)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含义异常深刻的思想”。

《庄子·达生》日:“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医学典籍《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人与天地相参也”(《灵枢·岁露》《灵枢·经水》),“与天地如一”(《索问·脉要精微论》)。认为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遵循着同一自然规律。《内经》要求每一个医生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天文”“地理”,概指自然环境种种影响因素;“人事”泛指社会人际之事,大的方面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风习俗等,小的方面如病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家境及个人经历等,这些内容都与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2.3 知行合体的实用精神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仔细分析儒家思想可以看出,传统儒学本身就是一种“人世哲学”,孑1子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思想,很实用地教人们如何做人、如何行事、教统治者如何治国,目的就是要改变春秋末年社会动乱、礼崩乐坏的局面,恢复他理想中的社会秩序。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弟子规》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知行结合的重要性。

2.4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指导思想,在顺境中“学而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面对逆境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不怕困难、顽强拼搏,为了理想坚持不懈地努力。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苟子·荣辱》:“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阐明了苟子对待命运的态度——人是命运的主宰,也批评了消极处世的人。明末顾炎武的诗:“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他的“有一日未死之身,则有一日未闻之道”思想,更是继承了中华民族“活到老,学到老”的优良传统。两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思想熏陶和浸染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3 高等医学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3.1提升爱国精神和医德

绝大多数医学生毕业后将从事医疗卫生工作,职业决定了医学生未来的使命——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肩负着与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攸关的神圣职责,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当代的医学生大多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习惯了家长的包办模式,缺乏忧患意识,个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比较淡漠。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增强医学生的忧患意识,培养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焕发人性光辉,促进爱国精神的提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思想还有利于培养高尚的医德。

3.2 培养整体观

《内经》“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环境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不把“人”作为一个超然独立的实体,而是看作复杂的自然社会环境中的一员。人的健康受制于自然、社会等多种因素,医生在治病时除了关注疾病本身,还应关注自然、社会和心理多因素的影响。“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整体精神,从多角度去思考病因和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还可以通过一些非药物疗法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患者对药物的依赖程度。这对于医疗行业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3 培养学以致用的实用精神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医学的发展史也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不断革新知识的历史。对于医学生来说,今天学习医学知识,是为了明天在临床工作中合理的应用。所以,活学活用、边学边用,在
实践中积累经验,是医学生最好的学习方式。胡锦涛总书记的《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
讲话》指出,“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学生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
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
掌握真理。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
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
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既可以继承优秀的经世致用的思想,又可以培养医学生
的创新精神。

3.4 培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自从近代医学兴起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疾病谱在不断变化,医学领域在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方面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医学界上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领域内,从业者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适应知识的更新。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医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培养积极有为、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自尊自立的人格,激发和培养勤奋坚韧的精神,增强积极有为的进取意识,在人生之路上微笑着面对一切困难。传统文化对高等医学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管理者和教师应当积极地探索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将其应用于教学之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人文素养,使他们赢得更多的竞争优势、谋求更好的发展。

医学生
  • 本文由 发表于 9月 25, 2013 08:30:4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edelites.com/1715.html
评论  3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