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外语磨蚀现象的对策研究

医学生 医学动态34,107 views字数 4901阅读16分20秒阅读模式

一、国内外外语磨蚀研究现状

语言磨蚀(language attrition;简称语蚀),又称为“语言流损”、“语言耗损”,是语言学习的逆过程,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语言磨蚀研究历经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已逐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国外外语磨蚀研究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许多语言学家结合语言学、心理学、认知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语蚀研究理论和一系列理论假说,如“雅克布逊回归假说(Jakobson Regression Hypothesis)”、激活阈值假设(Activation Threshold Hypothesis)等,用来揭示外语磨蚀规律。语言研究者围绕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分析、外语受蚀语言成分分析和外语磨蚀的机制等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实证研究J。相比而言,国内有关外语磨蚀研究起步较晚,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的研究是对国外此领域研究成果的引介和综述,或是指出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以及运用外语磨蚀的解释框架指出对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启示。

二、外语磨蚀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其研究价值

基于近6年来国内外文献梳理与总结,发现有关外语磨蚀的研究成果很少,再者,国内从事此项研究的学者很少,并且大多来自南方高校;研究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实验研究凤毛麟角;研究对象以普通高校学生、毕业生、以及儿童为
主,将高等专科院校学生,特别是医科院校学生作为被试的研究比例很小。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增加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培养全球化时代国家急需的既精通外语,专业能力又强,又具备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当前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对于医科院校,日趋频繁的中外医学交流对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缺乏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已经成为制约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一大障碍,对其在文献查阅、论文撰写、论文发表及对外交流等各方面产生很大影响。培养高素养复合型的医学生,将优秀的医科毕业生推向社会,实现其社会价值,是从事医科院校英语教学的教师应承担的历史使命。鉴于此,对医学生外语磨蚀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开展针对医学生外语磨蚀的研究,将引起外语界人士对外语磨蚀现象的关注,推动此项相关研究的发展,其研究成果可作为现有理论的补充,并可以运用到教学中来指导教学实践,为语言政策特别是防止外语磨蚀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再者,我国外语教学耗时低效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倪传斌教授从教育经济学角度审视外语教学,他认为外语能力犹如“商品”,它的“销售”和“售后保养”也需要按教育经济学原则来“运作”。因此,如何让投入巨资学习的外语能力,在花费较少资金的情况下,让学习者终身维持所需的水平,也是一个值得外语教学领域深入研究的教育经济学课题。

三、医学生外语磨蚀现象

参加研究的学生包括大三至大五的高年级医学生,共338名,有外语磨蚀的学生106名,外语磨蚀率为31.4%。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到,受试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时间是大二的上学期或者下学期,受试中认为大一、大二期间英语水平处于最高阶段的占28.7%,大三时英语能力处在最高水平的占9.2%;英语水平最高时处于大四、大五的分别占3%和2.4%。从此结果来看,高年级医学生的英语水平明显处于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缘于(1)本文的受试在参加全国英语测试或英语课堂教育结束后,英语接触量开始减少或者停止。以英语阅读和听力练习为例,受试中几乎没有或完全停止阅读练习的占39.1%;几乎没有或完全停止听力练习的占43.2%;(2)英语学习方式对学习者的外语磨蚀有一定的影响。通过课堂教学受益的学生为146人,其中48人出现外语磨蚀现象,磨蚀率为32.9%,而自学成为有效的英语学习方式的学生为184人,其中55人有外语磨蚀现象,磨蚀率为29.9%,这表明,通过自学学习方式的学生的外语磨蚀率低于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学生的外语磨蚀率。分析其原因,可能因为在英语学习中,从自学学习方式中获益的学生具备有效的掌控学习的能力,相反,通过课堂教学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对于英语教师有依赖感,一旦脱离了教师的指导,缺乏英语学习的管理能力很容易暴露出来;(3)Gardnereta1.的系列研究显示语言态度和动机是影响外语磨蚀的间接因素之一‘2J。学习英语的态度为积极的学生是167人,其中34人出现磨蚀现象,外语磨蚀率为20.4%,英语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171人,72人有磨蚀现象,外语磨蚀率为42.1%,说明语言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比态度积极的学生更容易发生外语磨蚀;受试中,学习英语的动机是对英语及其文化的兴趣与喜爱的人数为80人,当中出现外语磨蚀的学生为13人,磨蚀率为16.3%,英语学习动机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相应证书的学生为258人,有外语磨蚀的93人,磨蚀率为36%,表明出于兴趣而进行英语学习的学生中发生外语磨蚀现象的可能性要小;(4)是否具备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影响着外语磨蚀发生的机率。本文的受试中127名学生具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其中20人出现了外语磨蚀,磨蚀率为15.7%,没有英语学习方法的学生211人,当中出现外语磨蚀的86人,磨蚀率为40.8%,结果显示出,具有有效英语学习方法的生出现磨蚀的机率要低。

四、抗外语磨蚀的应对之策

(一)学生层面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知,高年级学生在最近一年内每周用于英语学习的平均时间为4学时,14.8%的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任何形式的英语训练,这说明,学生在没有像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那般外力促动的情况下,语言学习方面表现出了惰性。原因可能有二:一是专业课压力大,无闲暇时间顾及英语学习;二是尽管认识到停止英语学习会导致水平下降,但缺乏主观能动性。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单靠有效防止外语磨蚀的语言测试或学校外语政策等外部因素,是绝不能维护已成就的外语能力的,因此,学生要发挥个体的主动性,排除一切消极因素,制定英语正规教育后的中远期规划,为保持并提升英语学习水平创造机会。

(二)家长层面

在外语习得方式对外语磨蚀影响的研究中,Hansen分析了明示式教学(Explicit teaching)与浸泡式或直接法对外语磨蚀的影响。她认为,通过明示式教学掌握的外语比浸泡式或直接式耐磨蚀。对于培训的强度,她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既然外语习得的文献已证实学生即使在教室内所花费的时间数量是相等的,参加培训强度大的比强度小的取得的进步大,那么外语的强化培训与非强化培训的习得过程可能有所不同,从而导致磨蚀的程度也应有所差异。如果根据大强度外语培训课程的学生进步更快这一点来推测外语磨蚀,参加大强度培训的人的外语能力应更耐磨蚀。由此,可以预见,在正规、系统化的英语课堂教学结束后,如果家长鼓励子女去社会上的英语培训机构,参加各种类型的英语辅导班,那么处在语言磨蚀期的学生可以或多或少沐浴在英语环境中,会受益于英语培训教师明示式、浸泡式或是直接式等的教学方式,而且通过英语强化训练的学生的抗语言磨蚀的能力必然强于减少或停止语言学习的学生,从这一点来看,且不说收益多少,家长的经济投入是有回报的。此外,父母应关心子女对于外语学习的心理诉求,了解子女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优势劣势,协同子女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近期、中远期目标,成为子女防止语言耗损这一自然的生理现象的精神支柱和坚强后盾。

(三)教师层面

既然学习者的态度和动机可以通过影响他们使用外语的程度来降低磨蚀,教师要更加重视英语教学中的心理作用,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因素,消除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消极及抵触情绪,通过增加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成就体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信心,引导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此外,上文中外语磨蚀与英语学习方法的关系表明,掌握英语学习方法是抗语蚀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传播文化的同时,应更注重传授学生终生受用的学习方法。

(四)学校层面

各高等院校贯彻执行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通常在大学三年级或四年级开设一到两个学期的专业英语课程,具体课程设置随学校或专业不同而各异,但总体教学效果都差强人意。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设置的专业英语课时数少,教师基本采取大班授课的形式,通常采纳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翻译教学法,且多以汉语讲授,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缺乏高等医科院校统一的具体的考核指标,导致专业英语教学缺乏针对性,从而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和兴趣、继而在母语的环境下,学习动机减弱,英语接触机会减少或停止。诸多原因导致高年级学生的英语语言习得进入停滞期,英语水平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根据语言磨蚀定义,基本可以认为此时的学生已经进入外语的磨蚀阶段。因此,高年级的专业英语教学并没有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提高阶段、基础英语教学的有力延续,有悖外语教育的初衷,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在此情况下,如果我们能有效的利用和开发专业英语,即专门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fion Purpose,指的是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以帮助学生提高特定专业领域英语交际能力为宗旨,并借着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朝着整合与优化的方向发展的契机,结合中国国情,特别是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来合理地开发满足专业需求及学生需求的校本ESP课程,做好公共英语课程与专业英语课程的衔接,保障英语学习不脱节,就可以不但帮助学生完成从公共英语学习到专业英语学习的顺利过渡,而且能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研究证实的情感因素就是以此影响外语学习者的外语接触量,来促使学生汲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进而有效地防止外语磨蚀。

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英语课程在高等院校普遍持续一到两个学期,如此看来,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急需一种英语课程贯穿大学本科阶段,选修课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它时间安排灵活,形式多样,内容千般变化,可以是拓展知识视野的英美文化、社会习俗、人类学,可以是陶冶情操的美文赏析,可以是励志的世界名人创业史,也可以是实用的英文学术论文写作,但无论哪种形式与内容,授课教师都应尽量减少汉语的使用,增加英语信息的输入量,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外语学习环境,以减少母语的干扰。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特点,不妨作为实验基地,从语言习得的逆过程一一一磨蚀的角度换位思考,进行大胆创新,必能找到有效的并可加以推广的应对策略。比如,具备校园网语言学科平台的院校,可以充分发挥先进完备的教学资源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规定学生在完成基础英语的学习后,必须有一定累积时间的上机记录,并且要通过多级水平的英语测试,只有达到要求的水平,才能修满英语学分或是其它可行的政策,以此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的连续性。

(五)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层面

当学生进入外语磨蚀阶段,受蚀者与受蚀语的接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然状态;另一种是人工干预状态。中国的学生是在汉语言的环境下学习英语,缺乏学习英语的自然环境,当学生毕业步人社会后,如果不是从事与英语有关的职业,接触英语学习的机会骤减甚至完全没有,而且学校的英语教育管理政策,对于他们El后的英语学习也只能是鞭长莫及,此时需要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政策支持,发挥政府的政策干预和宏观调控职能。正如,在美国,基于防止外语磨蚀的理论,陆军部的“军队语言训练项目”就明确规定:为了有效地防止外语能力磨蚀,对某些外语语种的测试必须每两年重新考一次。美国中央情报局也一样,其语言项目不仅强调外语的使用,而且强调外语能力的保持。这些规定均表明美国政府在防止外语磨蚀方面已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因此,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应该从防止外语磨蚀的角度,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就如同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大学阶段的外语教育,教育管理部门也应制定英语正规教育后的评价政策和建立健全后续教育体系。

医学生
  • 本文由 发表于 10月 19, 2013 07:30:0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edelites.com/1900.html
评论  3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