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就业难现状及对策分析

医学生 医学动态324,721 views字数 4382阅读14分36秒阅读模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学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使医学领域对高、精、尖人才需求增加,对综合性、创新型医学人才需求也逐渐提高,使得医学生面临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医学生就业困难引起社会关注。通过客观分析医学生就业现状、了解就业困难的原因、研究促进医学生充分就业的对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1医学生就业现状和就业难的原因

1.1医学专业性强造成就业困难

医学的专业性较强,决定其就业渠道相对狭窄,通常主要面向医疗、医学教育行业,就业方向单一、固定。相关就业单位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大型医院普遍只招收临床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本科和专科毕业生基本是供过于求。医学分科越来越细化,医学生中临床、预防、口腔、麻醉、护理、影像、检验等专业只能对口就业,跨专业就业几乎不可能。另外,国家职业医师资格考试要求也日益严格,2012年国家职业医师考试明确规定以下情况不予受理医师资格考试报名:基础医学类、法医学类、护理学类、辅助医疗类、医学技术类等相关医学类和药学类、医学管理类毕业生;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毕业证书注明为非医学方向的;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学位证书证明学位是非医学的医学生。从专业发展的角度又对医学生就业进行了限制。因此医学生从业要求非常严格,如果再考核医学生外语水平、实践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非常有限,造成就业困难。

1.2结构性就业困难问题突显

医学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满足了社会对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使医学生就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1)城乡供需不平衡:许多医学毕业生找工作困难,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城乡差别带来的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严重失衡,导致旗、县级及以下卫生机构常年缺乏人才。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目标,基层医学对人才的需求更多、要求更高。(2)各专业供需不平衡:三级以上医院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需求表现为供过于求;而医学影像学、护理学等需求旺盛的专业,由于社会认知性较低,报考人数偏少,呈现供不应求的现象。(3)学历层次供需不平衡: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日益发展,大医院医疗卫生人才集中,需要高学历、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医学本科毕业生失去竞争力,医学专科毕业生更没有机会竞争。

1.3综合素质较差造成医学生就业难

现行高考制度下,很多中学过早的文理分科,使医学生在进人大学前人文知识就缺乏。进入大学后,由于医学教育的特点,学科设置较单一,课业负担相对较重,无论在专业课、选修课、学术讲座、校园活动等方面,医学生接受人文教育的机会远没有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多,使得医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形成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非医学专业的自然科学知识匮乏的现象,单纯掌握专业知识已无法适应当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动手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成为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考核的重要内容,综合素质较差,往往使毕业生失去就业机会。

1.4就业期望值不切合实际带来就业困难

国际上对医学教育比较公认的是精英教育,学生的大学学习时间多为5年,为长学制教育。医学生比其他专业学生付出了更多的培养成本,再加上已就业的医生社会优越感强,医学生更多看重的是医院的规模、等级、地理位置、工资待遇,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而很少根据自身能力去选择合适岗位,这种脱离社会需要的期望值,很难与现实中的社会需求岗位相符。

1.5医学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

就业指导工作没有得到广泛重视,学校、家长和学生大多不把就业指导课程与专业课程等同对待,在课程安排、师资配备和学生主动学习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其次,就业指导的内容单一,很多医学院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仅限于向毕业生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以及为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很少能够前瞻性地把握就业形势,往往是被动式、程序式、经验式指导J。第三,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够,数量不足。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只有2~3人,整天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很多院校就业指导教师是刚毕业不久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或由其他行政人员转岗而来,就业指导教师不是缺乏指导经验,就是缺乏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无法保证就业指导课程的质量。另外心理学专业知识的不足和收集信息的局限,在解决具体就业问题时,缺乏及时性和针对性。教育水平也远远无法满足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第四,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构建不完善。很多医学院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简单定位于帮助应届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提供一些求职应聘技巧、介绍收集就业信息方法,没有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提高毕业生自我认知能力、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充分了解职业发展前景、全面提高就业竞争力等,导致毕业生在择业时出现盲目选择、期望值过高、面对困难准备不足。

1.6医学生就业的其他不利因素

医学生中女性居多,由于生理、社会偏见等原因,女大学生就业压力明显高于男生。从近几年的医学生就业分析可以观察到,医院的外科、骨科、重症监护科室、急诊科室、影像等科室需要既懂医术、又能在突发状况下充当“重体力”劳动的男性毕业生。而一些传统的“女性专利”科室,如内科、妇科及检验、护理等专业近几年也逐渐被男性医生占据。

此外,观念保守,医学生本人和家长往往期望在距离家乡比较近的医疗机构就业,因而失去一些就业机会。医学生中还存在部分身体有残疾或者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就业困难群体,因为其身体原因,从小立志学医,但在就业时却遇到困难。

2针对医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2.1以就业为导 向合理调整专业设置

医学院校应做医学人才预测,按照就业市场发展方向,在保证自己优势专业招生规模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改变招生计划。对就业市场前景好的专业扩大招生规模,连续几年就业率低的专业缩减招生计划、隔年招生或停止招生,保证“出口畅,人口旺”。

2.2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进行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提高医学生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保证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医学院校要根:曙医学发展的实际合理设置专业,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知识能跟上时代步伐,满足社会需求。增加人文课程,加大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强对医学专业分化的探索和研究,培养独具特色的专业人才,也可对部分专业进行订单式培养,为有关行业和单位培养急需的医学人才。

2.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政府和医学院校应为医学生就业提供展示能力的平台和条件。《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政府要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的人事制度和用人机制,深化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完善各项法律法规,消除不同地区就业的政策性差别和制度障碍,建立统一的、公平竞争的、自由流动的医学生就业市场。通过帮助毕业分析医疗系统业形势的变化以及医疗机构的人才需求状况及标准,将毕业生所处的现状与就业市场相结合,帮助其树立危机意识,引导其客观、理性、辩证地认识已变化的客观形势从而及时有效地提高自身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

引导学生将就业期望值调整到现实,针对目前大中城市的三级医院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本科毕业生已无法跻身其中并获得相应待遇。应适时引导毕业生面对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期望值,拓宽就业思路,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及早选择继续深造还是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建功立业。

向毕业生宣传政府针对基层就业制定的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医学生到基层、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疗机构就业,一方面社区医院、乡镇医院以及医学相关行业,如外资、私有制、股份制等医疗机构的发展,为医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基层就业项目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要引导毕业生拓展就业领域,不必拘泥于对口专业,要敢于到那些与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如保险、康复、美容、医药、家庭护理、计划生育、临终关怀、养老院等。

2.4构建全程化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医学院校通过系统开展全程化职业生涯教育,对医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求职就业能力的提高、个人生涯的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低年级学生主要开设自我认知和职业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清自己的能力和优、劣势,了解环境,了解职业对人才的要求,并根据医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特征,澄清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初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尽快找到正确的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对高年级学生主要进行临床实践能力培训和就业形势教育,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培养学生从事医生工作的心理、道德、医疗能力,确立临床思维,推动其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另一方面使学生增强就业意识,把握当前的就业形势,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提升计划,积极主动学习与职业目标相关联的知识和技能。鼓励高年级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到医院、医药公司等医学相关行业进行社会实践和就业体验,在邻近毕业阶段,主要开展求职、就业的相关课程,宣传就业政策、收集求职信息,进行面试技巧、求职安全和手续办理须知等方面的教育。

2.5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在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完善。(1)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通过校内征集有教育学、管理学和心理学专业知识背景的优秀教师加入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还可以借助外部培训机构对就业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2)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就业指导工作网站和信息平台,及时宣传就业政策、发布用人信息,搭建学生和用人单位顺利沟通的平台。(3)加强就业基地的开发,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将毕业生就业基地与毕业生实习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研究生挂职锻炼基地联合加以建设,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4)为毕业生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开展医学生誓言践行、职业规划大赛、校友访谈、名医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就业文化,培养医学生的奉献意识、吃苦精神以及责任感。召开大型、小型、专题校园招聘会,为学生提供公平竞争和选择用人单位的机会。(5)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的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提高创业能力,从而带动就业。(6)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一对一指导,如女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通过辅导和帮扶,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以达到顺利就业。

综上所述,解决医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医疗卫生系统、人事部门、学校及毕业生的共同努力。科学分析医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客观研究对策,全面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合理确定就业期望值、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势必推动医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解决。

医学生
  • 本文由 发表于 10月 18, 2013 09:30:5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edelites.com/1898.html
评论  3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