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国传统中医药

医学生 医学动态评论3,486 views字数 3012阅读10分2秒阅读模式

《国际创新》(International Innovation)杂志于2013年第6期发表了题为“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healing)的文章,对第二军医大学张卫东教授及其团队的工作进行了采访和同期述评。张卫东教授及其团队通过现代科学评估手段,采用系统生物学、网络生物学等先进技术分析了传统中药麝香保心丸的化学组分,阐明了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相信随着麝香保心丸循证医学研究、真实世界研究的不断开展,此源自宋代名方、具悠久历史的药物必将拯救更多患者!国际期刊对中国传统中医药的关注和重视无疑令人欣喜,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陈可冀院士也针对此篇文章的发表进行了精彩点评。我们摘取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陈可冀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的研究。在活血化瘀及芳香温通方药治疗冠心病的理论及疗效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

张卫东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创新药物研究。现任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天然药化教研室主任、第二军医大学现代中药研究中心主任、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张卫东教授访谈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首先请您简介一下您和您团队的工作?

张卫东教授:我们团队的工作是尽一切努力推进全球中医药由经验指导的医学转为循证证据指导的医学。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中医药不仅是补充治疗、可选择治疗或饮食治疗,而且能成为某些疾病的一线治疗手段。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现代研究为何需要鉴定中医药配方?

张卫东教授:我们非常有必要发展分析组学的相关技术,尤其是系统生物学和网络生物学技术,这些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充分地从循证医学角度探究中医药。

中医药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在中国应用已有数千年,临床疗效也被很好地验证。但是,中医药仍有很多未解之谜。如我们需要了解药物更多的功能、成分、分子机制等,以便更好地应用药物。我们相信随着复杂性代谢疾病发病率的迅速上升,21世纪中医药将担任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请您概述一下在复杂、多因素疾病的诊治中,中医药所扮演的角色?

张卫东教授:与常规西药相比,由于中医药具有多成分作用于多靶点的特性,故应用中医药治疗复杂、多因素疾病是非常有优势的。为了明确病因及疗效关系,我认为应在两个关键领域进行更多的努力:不同化学成分如何作用于人体内的不同靶点?如何通过网络生物学技术鉴定中医药的整体效果?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什么是麝香保心丸相关研究的关键发现?

张卫东教授:根据固有中医方剂的特点,我们建立现代科研系统对麝香保心丸进行研究,包括化学基础研究、现代药理研究、系统生物学研究、网络生物学研究等。该系统遵循四个“结合”原则,即系统论与还原论结合、整体论与微观论结合、体内与体外研究结合、及两个关键技术——系统生物学与网络生物学的结合。研究发现,应用麝香保心丸可通过调控能量代谢通路及甾体类激素合成,使心肌梗死患者产生满意疗效。

同期述评:强大的传统医学

以麝香保心丸为突破点,验证传统中药多渠道、多靶点管理疾病

中医药已被实践了几千年,与西医是完全不同的理念,是基于对另一种强大的医学科学系统的理解、诊断、处方和治疗。西方科学与中医药似乎有天壤之别,但在现代医学的时代,两种医学的重叠可能提供疾病诊治的新机遇。

中医药强调通过多成分、渠道和靶点整体有机地管理疾病。第二军医大学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旨在推动中医药从以经验为基础向以证据为基础的转变,从而提高全球对中医药应用经验和价值的认识。

项目领导者张卫东教授指出,由于中医药化学组分的复杂性及处方和疗效的多样性,目前对药物配方和成分的研究仍面临许多挑战。“这意味着中医药配方的基本性质不能被目前的现代科学所描述,这阻碍了中医药在世界上的推广和应用。”

第二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明确中医价值的方法,希望能显著加快中西医结合的脚步。张卫东教授的团队努力建立了一套独特的、有效的中医药研究方法,帮助说明中医药的基础配方和机理。

他们采用了一系列不同的科学评估手段并遵循“结合”原则进行研究。这些科学评估手段包括系统论和还原论、宏观和微观分析、体内及体外研究及两项关键技术——系统生物学和网络生物学。张教授希望涉及系统生物学、系统理论、自上而下模式的工作方式能对他们进行中医药配方研究的工作有帮助。

制定系统和综合的研究战略是该团队最近的工作重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正深入研究一个广为人知的中药配方——麝香保心丸,通过这项工作,他们将目标定在治疗全球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

麝香保心丸结构解析及系统生物学探索

麝香保心丸是有益于心血管功能和循环系统健康的一种传统中药,张卫东教授团队完成了麝香保心丸的化学组分分析,帮助阐明了药物的内在作用机制。他们采用紫外线吸收光谱的手段记录了药物的分子量和结构。在此基础上发现了包括麝香、人参、牛黄、肉桂、苏合香和蟾酥在内的药物的57种成分(编者按:目前从麝香保心丸中共分离得到95种纯化合物)。为了了解更多关于麝香保心丸的血清药物化学信息,张卫东教授团队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质谱光谱等不同手段鉴定出麝香保心丸的21种入血成分,包括17个原型成分和4个代谢物。所有被观察到的成分都通过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在线图书馆确认。

系统生物学和网络生物学为张教授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对麝香保心丸进行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包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及蒸发光散射检测建立了药物的化学指纹。七种主要挥发物,包括冰片、肉桂醛,肉桂酸等得以进一步量化。化学指纹图谱数据的建立使药物质量评价、主要成分分析、不同年份产品质量分析成为可能。

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包括代谢组学和基因组学研究。代谢组学研究揭示了麝香保心丸可通过干预心肌梗死代谢相关通路治疗心肌梗死。基因组学研究从基因水平揭示麝香保心丸干预心肌缺血机理,有14个主要与心肌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被麝香保心丸治疗所影响,麝香保心丸预处理可以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保护作用。

让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

通过聚焦中医药配方多成分,多靶点和整体协作特性,张卫东教授团队将能全面地揭示中医药疗效的关键成分,并将此成分用现代科技语言描述出来。

“我们的工作为传统中医药配方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这是整合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医药理论的平台”。张卫东教授团队的下一项工作将聚焦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品,并调查分析传统中国配方的网络药理学和系统生物学。这些工作将支持他们有效整合西方科技和传统中医药,最终让全世界患者获益。

点评:坚持系统生物学、网络生物学结合,明确麝香保心丸作用机制

陈可冀院士:中医药复方如何产生疗效的作用机理研究是一项目前并没有很好解决的难题,不少研究人员都在探索中。在麝香保心丸临床有效的基础上,张卫东教授和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坚持系统生物学与网络生物学结合的理念,将现代科学技术及现代医学知识相结合,在药物质量评价和主成分分析基础上,从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研究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的保护原理,从基础研究丰富了该复方的循证医学证据水平,很有启迪意义。麝香保心丸源于宋代名方,该研究从另一侧面论证了古方的临床价值。

医学生
  • 本文由 发表于 11月 3, 2013 09:30:5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edelites.com/2038.html
  • 世界舞台
  • 中医药
  • 传统中医药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