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培养全科医生?

医学生 医学动态44,647 views字数 1640阅读5分28秒阅读模式

谁来培养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是从过去欧美国家能够做一些简单药物治疗、接骨、灌肠之类工作的“通科医生”发展而来的。全科医生不同于通科医生的一个显著的特征,便是其从业人员应都受过正规的医学教育和培训。由于在英语里“全”和“通”都使用“general”一词,较易混淆,因此,在美国、加拿大等国,为使民众理解这些受过良好医学教育和培训的医务人员与“通科医生”的不同,而提倡用了“家庭医生”一词,至今在全世界与“全科医生”一词以同等词意并用。可见全科医生安身立命的基础便是教育与培训。

杨秉辉教授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健康教育学家。杨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全科学会主任委员,近20年来积极推进全科医学在我国的发展,是国内最早的全科医学科——复旦大学上海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创始人,是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学培训最早的积极倡导者之一。

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和培训

我国政府对全科医学的培训十分重视,在许多指导性文件中都明确提出要“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大致有以下的层次:

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全科医学教育 全科医学教育应定位于毕业后教育,但作为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在医学院校本科的教学中应有相当于内科、外科的位置。但由于传统的原因,全科医学至今在许多医学院校仍只是“选修课”,甚至还有半数的院校连“选修课”尚未开出,实在是应该引起教育部门重视的事。

毕业后继续教育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最先兴起的是“转岗培训”,但此类培训多重理论的提高,较少强调全科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及“以人为本”的医学服务理念。如今国家已明确全科医生培养与国际接轨的“5+3”模式,这是一种较为成功的模式。

医学教育应该是终身教育,即使是“合格的”全科医生,也应该定期为他们提供继续进修学习的机会,如今此事亦应列入议事日程加以考虑了。

研究生教育 作为一个临床医学学科,全科医学同样也应该进行医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目前,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5所医科院校已经开展了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从已有经验看来,受过研究生教育、并取得研究生学位的人员,能更好地承担全科医学的医疗、教学、科研任务,代表了这个学科的学术中坚力量。全科医学的研究生教育应该也是不可忽视的发展方向之一。

谁来培养全科医生

在国外全科医学发展的初期都明确地指出:“专科医生是全科医生的老师”。全科医生应该向各个相关专业的老师学习他们的专业技术。但是,全科医学作为一个特定的学科,也有他本身的专业理念,比如“以人为本”、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以预防为先导、以问题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等等,都需要融合在各专科的专业理论之中。因此,作为全科医生老师的专科医生,就必须先学习和了解这些理念,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全科医生,不然的话,培养出来的必定是既不像内科医生、也不像外科医生、妇科医生、儿科医生的“四不象”医生。

记得十多年前,某地有一位医生寄给我一本书稿说,现在国家提倡全科医学,所以他准备出版一本全科医学书籍,以供培训人才之用,要请我指正云云。我看他的书稿,共分4篇,内、外、妇、儿各一篇,所录内容一如内科手册、外科手册之类。显然这位医生以为内、外、妇、儿加在一起便是“全科医学”了。

这位医师所在的省份比较偏远,师资贫乏,也难得他有这份好意。我并非好为人师,但也只得敬告这位热心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同行,这不是全科医学。

在一些大城市,师资力量雄厚,因为重视全科医学培训,便将培训任务委以各科顶级专家,许多甚至是只招收博士生的专家,也应邀放下身段来培养全科医生了,只不过专家虽然学富五车,但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一无所知,将博士生的辅导课程教给了全科医学培训学员,难免南辕北辙。

因此,浅见以为一是要有一批热心“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的专家,但希望他们要尽力掌握些全科医学的基本理念,努力推进全科医学的发展、全科医生的培训;二是应该尽快建立全科医学自己的师资队伍,全国的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应是责无旁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科 杨秉辉)

医学生
  • 本文由 发表于 7月 9, 2013 09:30:3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edelites.com/1036.html
评论  4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