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识更趋慎重,技术与设备规范是关键

医学生 医学动态23,901 views字数 901阅读3分0秒阅读模式

中国共识更趋慎重,技术与设备规范是关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孙宁玲

目前降压药物品种很多,治疗方案各不相同,但对真性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均不显著。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求有效控制难治性高血压的新方法。RDN技术的诞生也是基于此需求。目前该技术仍备受关注和争议,争论的焦点集中在RDN是否真的有效、持久和安全。

为了有序开展研究,ESH、中国高血压联盟和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等均对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应用RDN提出了指导性的专业文件。纵观不同文件不难发现,中国的文件与欧洲相比更趋于持慎重态度。2013年6月ESH/ESC发布的指南提出:目前RDN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但需要一些长期的、设计完善的对照性研究数据支持,其持久的疗效与安全性应与最好及最恰当的药物作为对照,同时须评估其与心血管和肾病事件的关系 。在推荐级别和证据水平为Ⅱb和C。

中国高血压联盟在关于RDN的立场与建议中强调, RDN在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面证据仍不充足,因此该方法仍实际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不适合临床广泛推广。中国文件的立场更趋于慎重是有理由的。自RDN诞生以来,国外进行RDN均采用消融能量准确、肾动脉定点明确的设备操作,并以研究为基础开展了一系列随机对照试验。而我国一些医疗机构采用非正规的心脏电生理大头导管在人体进行RDN,其消融能量和消融点均无真实数据支持,对血压疗效的判断仅依靠诊室血压,缺乏家庭血压和动态血压数据,一些机构出现了消融后严重不良事件。个别医疗机构进行的RDN不是针对难治性高血压,而是针对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患者。这些现象值得担忧。中国作为一个高血压大国,在城市等级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近2000万,血压控制不足常与继发性高血压筛查不力、不良生活方式控制不足、药物治疗不当及患者依从性差有关。事实上,通过规范合理药物和非药物治疗,90%以上患者的血压可得到有效控制或达标。如不加鉴别而仅靠用药数量和血压水平判断盲目开展RDN,则后果不堪设想。

RDN是一种有前景的新治疗方法,但由于目前尚缺乏对患者长期随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在尚无正规技术及设备准入的状态下,开展RDN时,入选患者要严谨,治疗手段应规范,广泛开展须慎重,我国更需如此。

医学生
  • 本文由 发表于 8月 13, 2013 07:30:5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edelites.com/1341.html
评论  2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